雲南騰衝,一個毗鄰異域的邊陲小縣,恰逢雨季的6月,昨日天朗氣清,安寧平靜。
  這一天,600多名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回家”了,70年前他們出國遠征,抗擊日寇血灑緬甸,忠魂難歸故國。昨天,英烈們的部分遺骸和墓地的壙兆土(墓地泥土)分裝於24個骨灰罐,歸葬於騰衝國殤墓園的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墓,終於落葉歸根。
  □祭忠魂
  六百餘抗日將士魂歸故國
  昨天上午9點,載著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遺骸的靈車緩緩駛向國殤墓園,各界人士及當地民眾肅立道路兩旁,迎接久別祖國的陣亡將士們“回家”。
  本次活動原計劃從緬甸南坎、八莫、臘戌、芒友尋取中國遠征軍遺骸。因客觀條件所限,最終尋取到了原葬於南坎的425位陣亡將士的部分遺骸和原葬於八莫的210位陣亡將士的部分遺骸,按照民間習俗火化後分別裝於22個骨灰罐,以及臘戌、芒友陣亡將士墓地壙兆土分別裝於2個骨灰罐。
  9時10分,《安魂曲》在墓園響起,身著黑色中山裝的護靈者手捧骨灰罐,在手執黑傘的另一位護靈者護衛下,緩步走到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隨後將骨灰罐安放在墓地的地宮中。在這裡,曾飄零異域他鄉的忠魂將與戰友一起安息。
  墓園內,幾百名中小學生站在道路兩旁,右手高高舉起,向歸來的忠魂敬禮。
  甬道兩旁,“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的圖片展為墓園再添幾分莊嚴肅穆,照片上的中國遠征軍將領仿佛在默默註視著這些歸隊的英靈。
  隨後,出席活動的嘉賓和各界人士在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墓前肅立默哀,敬獻鮮花,鞠躬悼念。按照當地風俗,騰衝鄉賢在歸葬儀式上宣讀了祭文。
  雲南華商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張珺介紹,他們計劃在兩年內對中國與日本侵略者作戰的緬甸戰場,包括密支那、八莫、南坎、芒友、曼德勒、臘戍、西保等地修建紀念塔,告慰無法找到遺骸的遠征軍英靈。
  兩岸書法家送老兵“福壽”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騰衝光復70周年,此次活動也是騰衝第二次迎回中國遠征軍抗日陣亡將士遺骸。
  昨天上午,宋慶齡基金會主席胡啟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國務院台辦、海協會及雲南省相關負責人,部分健在的中國遠征軍老兵,以及來自兩岸的社會志願者與學生代表共同參加了這一活動。
  胡啟立致辭表示,70年前,就是在這裡,中華英雄兒女先後打響了著名的騰衝、松山戰役。這兩場戰役的勝利,拉開了中國抗戰大反攻的序幕,也以其罕見的悲壯、慘烈,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胡啟立指出,年輕人是中華民族今天的傳承者和未來的開拓者。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不但讓大家永遠銘記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而且要傳承他們這種熱愛祖國、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偉大精神。這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基石。
  在與中國遠征軍老戰士見面會上,胡啟立和吳伯雄向中國遠征軍老戰士贈送了兩岸書法家為他們題寫的“福”字和“壽”字,祝願他們福壽安康,幸福久遠。
  吳伯雄表示,他十分感謝宋慶齡基金會在關心中國遠征軍老戰士活動中的作為。希望兩岸銘記抗戰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說老兵
  遺憾戰友歸來前夕因病辭世
  昨天上午,8位耄耋之年的遠征軍老兵在人攙扶下緩緩走入墓園。他們中除了6位來自騰衝本地,另外兩位分別從貴州和緬甸密支那趕來,其中最年長者是97歲的李華生。
  原計劃參加儀式的還有91歲的老兵張慶斌,遺憾的是,前天上午他在家中因病去世,未能等到陣亡緬甸的戰友歸來。
  張慶斌原籍河南南陽,曾是遠征軍的中尉通訊員,自17歲起參加過遠征軍諸多戰役。抗戰勝利後,張慶斌留在騰衝娶妻生子,先後做過記者、教師等,晚年生活祥和而幸福。
  從騰衝鄉賢口中得知,張慶斌生前平常大部分待在家中,因仍健在的老兵多處於八九十歲高齡,見一次少一次,但有老兵聚會,他一定參加,2011年首次“忠魂歸國”祭拜活動,老人也曾到墓園迎接戰友回家,但3年後,他卻等不及了。
  據騰衝縣委統戰部統計,截至昨日,騰衝健在的老兵只剩30人。2011年,騰衝縣第一次舉辦“忠魂歸國”活動時,當時健在的老兵還有50多位,隨後每年都在遞減,老兵正慢慢凋零。
  “騰衝在世的抗戰老兵不多了,再過幾年,恐怕就真的一個都沒有了。”談起此事,縣政府工作人員均唏噓不已。
  驕傲御外辱收失地是大財富
  昨日參加公祭活動的老兵盧彩文,曾參加過滇西抗戰,他是騰衝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經常到學校給孩子們義務教學,給孩子們講歷史,特別是關於愛國主義、民族情懷的內容。
  1942年5月騰衝淪陷,面對日軍慘絕人寰的惡劣行徑,盧彩文發誓要驅逐日寇。當年,16歲的他,得知中國軍隊在界頭為滇西戰事工作幹部訓練團招生,正念中學的盧彩文立即報名參軍,被錄取到十一集團軍總司令部情報班。
  “辦這個學校就是為了配合反攻”,盧彩文記得,乾訓班的課程完全按黃埔軍校課程設立,正常三年,戰時壓縮為一年。
  上軍校前,盧彩文向母親發誓,“我是中國青年,不當亡國奴,要學好軍事本領,解放騰衝。”
  一年後,由於在騰衝縣城讀過書,盧彩文被派到敵占區搜集情報。一開始,他通過親朋好友的關係,摸清了日軍的番號、人數和據點,也摸清了一些漢姦的底細。
  為搜集情報他打入敵人內部,希望策反漢姦頭目孫正邦。“日軍就在我面前,稍有不慎,性命難保。”盧彩文回憶,當時十幾個日本憲兵在孫家駐守,他沒見過孫,只知道其鑲了金牙,之後孫把他帶到另一間平房裡談話,最終成功策反孫正邦,得到了日軍準備進行掃蕩的重要情報。
  離開時,盧彩文懸著的心落下來,“當時渾身冷汗,太驚險了”。
  戰爭結束後,盧彩文申請退伍回家讀書;高中畢業後在騰衝任教。1979年,他考上雲南師範大學,畢業時已50多歲。之後的歲月里,他一心從事教育事業,直到1987年在騰衝北海中學退休。
  “這一生,經歷了抵禦外辱、光復失地、保家衛國的歷程,這是我最大的財富和光榮。如果國家需要,我隨時願意衝到最前線。”盧彩文看著戰友遺骸下葬,心情激動,“他們終於回來了,這一段歷史終歸還是沒有被遺忘,希望我們這一代所經歷的對後人是種啟發。”
  □親歷者
  “英雄想讓我們帶他們回家”
  “70年了,留在異鄉的中國遠征軍英靈終於回家了,我非常感動,非常欣慰。”民間二戰史研究者戈叔亞說。
  從探尋遠征軍墓地遺址,到發掘遺骸,再到護送遺骸歸國,戈叔亞參與了迎回緬甸南坎遠征軍遺骸的行動。戈叔亞的家庭和中國遠征軍頗有淵源,他的叔叔是一位遠征軍老兵。
  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入緬甸後與日軍作戰3年零3個月,戰況慘烈無比。中國投入40萬兵力,傷亡近20萬,許多將士埋葬在緬甸,再也未能返家。
  促使戈叔亞關註在緬甸遠征軍墓地的,是2001年他去緬甸密支那的一次旅行。當地的中國遠征軍墓地早已破敗不堪,緬甸人告訴他那裡經常“鬧鬼”。這令戈叔亞很受震動。
  “我覺得是這些將士的靈魂在哭泣。埋在異鄉令他們不得安寧,他們會想家,我想幫他們回來。”戈叔亞說。
  2011年,雲南啟動“忠魂歸國”公益活動,以緬懷中國遠征軍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戈叔亞覺得這是一個契機。這一年,他開始探尋緬甸南坎的遠征軍公墓。
  南坎位於中緬邊境,和雲南瑞麗相鄰,有史迪威公路和滇緬公路相連,是中緬交通要衝。1944年底至1945年初,遠征軍和盤踞南坎的日軍激戰一月後收復南坎。役後,在南坎修建了陣亡將士公墓。
  據戈叔亞所知,遠征軍在緬甸的墓地有近20個,因年深日久、無人照管,基本全部損壞。南坎墓地從地面上已經看不到什麼痕跡,上面建起了一座寺廟,有一部分是荒地,還有一些成為私人土地。
  在探尋遠征軍墓地的過程中,“有沒有這個墓地,以及這個墓地在什麼位置”是最關鍵的問題,需要通過實地考察和文獻資料記載比對來確定。
  在臺灣和美國尋找的資料,都證實了南坎墓地的存在,其中一份地圖對判定墓地的位置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實地考察時的反覆詢問,也證實了南坎墓地的位置。
  戈叔亞等人尋訪南坎的華人華僑和緬甸人數十人,一些上年紀的老人還曾參加過墓地的修建,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證實南坎寺廟一帶曾經是遠征軍墓地,埋葬了原中國遠征軍(駐印軍)新編第三十師的425位陣亡將士。
  隨後通過仔細發掘,發掘出部分遺骸。戈叔亞和志願者武思琪夫婦將之護送回國,保存在瑞麗的一座寺廟,並於12日歸葬中國遠征軍將士墓。
  其間,戈叔亞和其他志願者頻繁往返中緬之間,“很難說得清確切的次數,沒有二十次,也有十幾次。”戈叔亞說,其中的艱辛和曲折,難以言說。
  他說得更多的是得到的幫助。有熱心人提供美國和臺灣收藏的原始資料;在緬甸的華僑當翻譯、幫忙聯絡、提供住宿;在資金出現缺口,發掘工作難以為繼、戈叔亞心灰意冷的時候,有公司提供了支持,促成南坎遠征軍遺骸的順利歸國。
  “我一定會繼續關心這個事情,任何一個中國人只要願意參與支持這個事情,我都願意協助他。”戈叔亞說,很多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但必須堅持下去。
  □記錄者
  收藏家用抗戰文物還歷史真相
  騰衝的段生馗從事金融工作,卻對抗戰文物情有獨鐘,也造就了他滇西抗戰博物館館長的身份,從1982年開始收集二戰文物,迄今共收藏抗戰文物10萬餘件。
  從小聽老輩人講日寇如何殘暴、家鄉民眾如何抗擊日寇的故事,讓他產生把日軍罪證收藏起來的念頭。
  段生馗聽父親講,日寇侵犯家鄉的時候他才7歲,經常半夜跑出村外躲鬼子。一次全家還因收留掉隊的遠征軍戰士,險些被日寇槍殺。
  這些發生在親人和家鄉的往事,在少年段生馗記憶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記,用物證還原歷史真相,證明日寇在滇西所犯罪行和我國軍民的奮勇抗敵,成了段生馗必須完成的心愿。
  博物館的不少藏品,曾是段生馗兒時和伙伴們的游戲道具。“記得我經常站在高處,身披美軍軍毯,手持殘破的軍用望遠鏡,裝備都是二戰時的軍需物資。因此我所從事的二戰遺物收藏從一開始就不是我一個人的,它們屬於少年伙伴,屬於滇西人民,屬於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
  此後,段生馗一直收藏戰爭遺物,滇西搜尋完,又輾轉緬甸尋覓,7次進入緬北“野人山”。
  段生馗自嘲是另外一個時空的人,雖然收藏70年前的藏品,但相當於多活了70多歲,當他觸摸歷史這扇大門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和這段遠征軍歷史有一個很好的對話,“每次回想起來,就仿佛今天的我和70年前的我穿插於兩個時空,對過去這70年曆史的瞭解,是我做這件事最大的收穫。”
  談起遠征軍的歷史,段生馗稱,那段抗戰史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值得記憶和傳承,忠魂歸國傳遞著正能量,但讓我們痛惜的是,畢竟找到這些遺骸是所有遺骸中的極少部分,“以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年抗戰後,部分受傷掉隊和退役的老兵留在緬甸,曾有健在的老兵問段生馗:“死掉的遺骸被帶回國,我們活著的人呢?若我們死了,有沒有人會來帶回我們的遺骨。”
  段生馗認為,遺骸歸葬應是一個長期持續下去的活動,需要重視,盡其所能把所有遺留在海外的遠征軍的遺骨接回祖國,在海外的中國遠征軍老兵的生活應引起重視,儘力幫助他們。
  ■新聞背景
  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是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階段、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和抗戰“輸血線”而出征滇緬印、抗擊日軍的英雄部隊。從中國遠征軍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近20萬人。
  1944年,滇西抗戰勝利,中國遠征軍經過浴血奮戰,從日本侵略者手中奪回騰衝。國殤墓園安葬了當年收復騰衝戰鬥中犧牲的中國遠征軍將士,以及2011年迎回的19位在緬甸陣亡遠征軍將士遺骸。
  A06-A07版採寫
  京華時報記者
  潘珊菊綜合新華社
  ①護送陣亡將士遺骸的隊伍緩緩走入殤墓園。
  ②中國遠征軍老兵來參加活動。
  ③中國遠征軍墓園。
  ④遠征軍陣亡將士紀念塔。
  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原標題:中國遠征軍六百將士忠魂歸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r26hrjw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